邮箱也变成了一个薛定谔的邮箱,打开可能会看到“Congratulations”开头的offer,也可能会开出一封冷冰冰的“惊喜”。
据悉,Oxbridge今年拒绝了很多高分选手。
从目前统计情况来看,牛津今年发拒信最多的专业是比较热门的医学、PPE、数学等。而剑桥目前拒信相对还较少,但也已经超过往年同期水平。
其实不止曼大、牛剑,今年各大院校集体提高了申请门槛(还有不少是专门针对于中国学生)。
比如说:
■帝国理工(IC)商学院限制申请数量、调整个人陈述要求;
■伦敦大学学院(UCL)一次最多只能申请2个专业,部分专业要求提交GMAT成绩;
■爱丁堡大学更新中国大学prioritylist,大学不在名单里的双非学子基本申请无门;
■华威大学WMG学院所有专业的学位要求都由2.2提高到2.1...
申请人数过多,申请门槛提高,竞争实力不够的小伙伴就会被申请者刷下来,收到拒信被学校Pass!有的学校会小小地安慰你一下,希望你继续努力,明年继续申请我们院校;但某些院校,只会拿着奇形怪状的理由来扎你的心。下面咱们来盘点一下申请被拒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是为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01申请者太多,我很遗憾去年凭一己之力把申请季玩成拒信“连连看”的IC,没想到今年更过分了!一句申请竞争太激烈,堵死了无数想申请IC的同学。虽然你们达到我们的招生分数线了,我知道你们也很优秀,但是今年的申请人数实在是太多(卷)了,所以我们无比遗憾,你不能来到帝国理工上课。值得一提的是,IC今年公布了专业申请的数据,数据显示:电子电气专业的国际学生申请单超过份,但真正被录取的只有左右。而往年来以“慢”著称的UCL,今年的效率出奇的高,10来天就能有结果,只不过是被收到了一封拒信而已。随手一搜今年的英硕申请,就能看到一大批被拒绝的伤心人,更有雅思7.5,GPA89的大神被拒到怀疑人生02文书说服力不够可能是因为今年的申请实在是太多,所以UCL延续了往年发拒信的模板,直接告诉大家:不好意思,我们对比了招生要求,没有匹配到你能申请的课程。今年很多名校给出的理由都是——文书不够有说服力或申请材料不够精彩。比如在LSE今年发放的拒信上榜理由中,同学们提及次数最多的就是这个理由。用LSE邮件的原话来说就是:Yourpersonalstatement,w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