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卡斯特里 > 卡斯特里地理 > 正文 > 正文

诗经里的劳动之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2 21:02:37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8180.html

五月当放歌,当响起劳动的号子!

然而,我们进了城,没有了土地,也不用耕种插秧,体验的是小长假的休闲和吃喝玩乐的愉悦。

但像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而后住在城里的人,对“劳动”二字还是情意绵绵的。

我们知道,劳动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关键标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所在。所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关于劳动的诗歌很多,而《诗经》里关于劳动的诗歌更有浓浓的烟火味儿。

那么,在“劳动节”里,撷来几首诗,让我们一同感受先辈们劳动之时的心情吧。

(一)国风·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四十八个字,描绘出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景象。诗人通过采、摘、拾、捋、撩、兜这几个动作,简洁明了地刻画出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过程。

我们仿佛看到: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之中,女人们三五成群地唱着欢乐的歌谣,伸出手,把车前子一棵一棵地摘下来,一把一把地捋下来,收获满满的人,手执衣襟形成一个兜子,把摘到的车前子放在里面,还有一些人,把衣襟掖在腰带上扯出一个更大的兜,将一天忙碌的成果置于其中。

读着这几句诗,眼前就涌现出的边采摘边说笑的画面,也让我们感受着劳动和生活的乐趣。

(二)国风·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

桑者闲闲兮,

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

桑者泄泄兮,

行与子逝兮。

《十亩之间》这首诗,描绘了女子采桑之余结伴归家的愉悦景象。全诗共两章六句,三十个字,清丽隽永,读来朗朗上口,情趣横生。

“十亩之内桑树间,

采桑姑娘已悠闲。

走吧,咱们一起回家转。

十亩之外桑树林,

采桑姑娘结成群。

走吧,咱们一起转回村。”

多么美妙的采桑之乐啊!

桑树林中,姑娘们采桑过后,带着满满的战果,结伴而行,悠闲喜悦地返回家中。

这种劳动者单纯简单、质朴纯真的生活状态和心性,真的会撩起我们去采桑的冲动!

(三)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

大人占之:

众维鱼矣,实维丰年;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在这首《无羊》之中,虽然开头“自嘲”,但诗人用细腻的笔触介绍了牧人的生活。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茫茫草原之上:

牛羊遍山岗,牧人随其上。在悠扬绵长的牧歌之中,牛羊陆陆续续地从山坡上走下来,有的池边喝水,有的走动有的卧着。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在浩浩荡荡的牛羊之后,它们的主人正跟在它们身后……

他是什么样的呢?戴着斗笠披着蓑,干粮袋儿也背着,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正勤勤恳恳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夜晚时分,牧人做了个稀奇的梦:梦里蝗虫化作鱼,旗画龟蛇变为鹰。请来太卜占此梦,真是吉祥之梦!

是啊,他多么想拥有自己的牧群:在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持鞭挥舞,一呼百应!

诗人用“梦境”结尾,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其中关于“劳动”的诗篇很多。所以,它不仅仅是文学,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写照。

那么,在“劳动节”里,我们一起诵读《诗经》来感受劳动的快乐,并懂得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

点击阅读原文

领取7天会员

立即收听

多本书精华解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siteli.com/kstldl/744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卡斯特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