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总有些惯性,人们总是用羡慕那些能恣意随性的精彩,却不会在自我领域中寻求突破;常常看着那些朋友成群的“话天下”却不曾想打破固定的圈子走出去;看着他们书写着他们的“诗和远方”,却不懂得去感受生活的不同的气息。
我们都需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心目中的热烈,我们离不开水,离不开家,离不开种种凡尘,只有努力把生活过得恣意“妄为”一些,似乎这样才对得起世界对生命的馈赠。
本次小编采访到的是广西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职业画家唐强,看看他是如何诠释他的生活艺术和职业生涯。
小编:在不同的时期您觉得最打动您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唐强: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时期,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时间段都会有不一样的心境。在我画国画的阶段,更多的可能注重的是技法或者是形式上的东西,自己为什么作画,为什么要画这个,可能都没有跟自己的灵魂好好对话,好好倾听自己内心的独白。
开始画油画,有幸成为广西艺术学院谢森老师的学生,而后又有幸成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段正渠老师还有刘绍昆老师的学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那种随心、随性的艺术修养,这才让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艺术风格,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并把它释放出发来的感觉。在西北、西藏写生,恶劣的环境打磨了整个人的意志,但是思路更清晰了,在不停地自我反问中,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要画,要画什么!这时的我已经幡然醒悟,明白了真正的艺术风格就是没有风格,聆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把这些独白以各种形式显现。我做为画者,就要用画来表现我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小编:您自己的艺术风格有在不断的创作中有所改变吗?谈谈您现阶段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向...
唐强:大千世界,万物瞬息变幻,我们都在不断地成长,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不断在改变。所以艺术风格肯定是会改变的。在画国画时我也许是简单的为了画而画;画油画时在西北,大自然的环境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我的创作开始变化,在西藏时,当地的美景和人们感化了我,我的画只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给我的是撞击灵魂的震撼。在西班牙时,热情的异域风情,把我完全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但是整体风格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因为我遵从我自己的内心,我的画就是我的为人、我的个性另一个方面的显现。
艺术风格与人的性格、为人、宇宙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决定了这个人的品位。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品位就有什么样的审美,在别人眼里我似乎就是那个讲义气、有点儿痞,大大咧咧的人,我就是这样一个不会拐弯抹角的人,这样的性格导致了我在画画时不羁的性格,不喜欢受约束,不喜欢按部就班。所以我是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的,我画天空颜色时用色会很大胆,会有紫色的云、红色的天,这就是我眼里看到的景!
我画了广西的山水、还画了西北的凛冽、也画了西藏的纯真,还画了西班牙的热烈;我想把世上美好的东西都画出来,想用我的画笔把这个世界画得更美好。
小编:您对自己的那些作品比较满意呢?灵感来源于哪里呢?作品中所表达的情绪和蕴含的意义是什么呢?
唐强:满意是内心满足的一种感受,往往这种感受是来源于痛苦的折磨之后的快感!我在西北写生的时候,室外温度零下十几度,就是不忘初心的毅力让自己坚持,冻得受不了的时候,就泡一包方便面喝喝热汤。让自己暖和暧和,然后再接着画。因为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一直坚持画,西北写生的画是我比较满意的习作。因为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心境,所以创作出了不一样的作品。西藏是我心中神圣的领域,我怀着探求真知的心情,感受当地人们对佛的虔诚、感受人们对所有生灵的关爱,这是一种在我日常生活中所不能体会到的。西藏之行让我收获很多:对人性的思考、对创作的思考,更准确地说不是创作,而是对这种生活常态的一种再现。
在我的网页上,我把作品进行了分类,不知这是否就是系列。我想把全世界美的东西都画出来,所以我列了规划:先画国内的,再到亚洲、欧洲、非洲等。也许大家会说我癫狂,我承认,不癫狂何来激情,没有激情又何来灵感,何来画作?到目前为止,我画了岭南文化、西北风景、西藏人文景观、还有西班牙风情。每到一处,总有让我痴迷,流连忘返的东西。
艺术本身是个没有用的东西,只是人们在茶余饭后欣赏的一种美—无用之美!所以艺术没有标准,主要遵从自己的初心,就会发现与别人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就会产生灵感!
艺术作品不一定要蕴含意义,所有的艺术品是创作者内心的感觉宣泄,以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形式。或诗歌、或音乐、或是画作、或是舞蹈。在我的作品中,显现出来的色彩,形状都是我对这个世界的一个态度,一种看法。如果真要具体到有什么情绪上或者是特定的意义,还真不好说。
小编:听说您十分喜欢旅游,那您在旅游中会去寻找灵感直接创作吗?您怎么看待“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您觉得您的生活和艺术创作怎么链接和平衡?
唐强:对我来说那不是旅游,是行走和感知。不同的景色、不同的人文,给你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我的创作来自于我对世间万物的喜怒哀乐,是一种只能自己意会而无法言传的东西。我不会因为我要创作了就去旅游,而是在城市呆久了,心蒙上了灰,需要到户外去洗涤一下,让自己时刻保持一颗简单的心。
在我看来,我的生活处处充满艺术的魅力,我对个人的形象气质很注重,这也许跟我以前从事服装设计师这个专业有关。我夫人和孩子每天穿的衣服都是我在前一天晚上搭配好的。如果一个人不修边幅,邋邋遢遢,我认为也很难出好作品。包括我家里的摆设,也是根据我自己的爱好进行摆放的。生活和艺术不是用来平衡的,她们是生生相惜,息息相关的。二者互相交融,互相延展!
小编:请您谈谈您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的发展方向及规划
唐强:我还是那句话:“来到这世上,就要不停地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要做什么样的人!”我是一名作画者,我不敢把自己称为画家。要成为“家”,那得是多大的分量?得像杨绛先生一样,才能称之为大家。而我只想画好我的每一幅画,只想用我的画笔给家人给朋友、给观众留下美丽的画作,别无他求。我想一个人的理想若是简单、纯粹的,那这个人一定会很执着。也会简单执着地追寻他自己的梦。我今年八月份还要去一趟西藏,西藏是一个永远去不腻的地方,那儿的人们太纯真、太善良。那儿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心灵在那儿能得到震撼,在那儿也能画出不一样的画。九月份应西班牙卡斯特里翁市政府的邀请在西班牙国家美术馆举办个展。接下来还想创作一批“老南宁”系列作品还有......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所以近期都会很忙。长远的打算还是按我的大计划执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在有生之年,画遍全世界。
唐强在中国-东盟艺术馆展览讲解
小编:作为中国-东盟艺术馆的顾问,请您谈谈对中国-东盟艺术馆及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的评价?
唐强:我觉得做任何事情,搭建平台很关键。中国-东盟艺术馆和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作为一家链接东南亚周边国家文化的纽带,起着为艺术家们提供艺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为广西、东南亚各国及全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提供了方便。
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所产生的竞争意识和影响力能激励青年对艺术的活跃想法,让这些年轻人拿出敢为人先的创作勇气;在创作的过程中明白创作就是创新的道理;在创作中懂得技法是为想法服务的,要多思考奈得住寂寞才会出好作品。中国-东盟艺术馆和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这个平台对于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更有中国-东盟艺术网这样专业系统的电商平台加持,我坚信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办得越来越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