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卡斯特里 > 卡斯特里经济 > 正文 > 正文

战争的余烬9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5 17:55:12
四在复活节的那个周末,让杜勒斯劳神费心的不只有跟艾登发生摩擦这一件事情,他还需要处理4月16日,也就是耶稣受难日这一天副总统尼克松惹出来的乱子。自半年前出访印度支那以来,尼克松对战争的强硬立场并无半点儿软化的迹象,这天在出席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的活动时主办方怂恿他大胆发言,并承诺在正式报道中不会透露他的真实身份,而只会称他为“高层行政官员”,因此他在谈及印度支那将带来的风险时的言论相当危言耸听。他告诉在座的编辑们,尽管奠边府战败将带来极其严重的打击,但法国看来缺乏“获胜的决心”,所以一旦法军堡垒陷落,巴黎政府将在日内瓦“不惜一切代价地求和”。这样的结果将给美国利益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法国一旦撤军,“不出一个月”印度支那就将落入共产党手中,美国在亚洲的地位也将遭到严重伤害。一位编辑问了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法国如果真的撤军,美国应该派军队去印度支那吗?“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不能承担在亚洲进一步退让的后果,”尼克松开宗明义地表示。接下来就是重头段落了:“我们当然希望美国不需要派军队去那里,但如果这一切避免不了,政府一定要勇敢面对,派出我们的军队。因此美国应当参加日内瓦会议,同时积极呼吁自由世界采取联合行动。如果行不通,政府也将独自把问题承担下来,并试图说服其他国家。……现在放眼全世界,只有本国在本土政治上足够坚定,只有本国方能挽救亚洲。”这段话在次日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报纸头条。很多报纸信守约定将他称为“高层行政官员”,但《法兰西晚报》和《泰晤士报》点出了演讲者的真实身份就是尼克松,只不过后一份报纸的提法比较拐弯抹角。几家美国媒体紧随其后,尼克松觉得眼前只有大方承认这一条路可走。不过他坚持表示这些话只代表了他本人的看法,而且只是对一个假设的问题做出即兴回应。这个说法在当时和事后都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首先,演讲的时间点安排得再合适不过,与此同时杜勒斯正在竭尽全力争取盟国对联合行动的支持。其次,尼克松为什么要如此详细地回答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而且在场很多人都明明看到他是照着一份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读的。这貌似跟“即兴”毫无半点儿相似之处。在《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看来,事实再明显不过了:尼克松的答案肯定得到了事先批准。《纽约时报》的阿瑟·克罗克(ArthurKrock)对此持同样的看法,没错,这无非是政府认可的试验气球,先飞到半空去评估民众对于向越南派出地面部队的态度。尼克松立刻对此予以否认,而且至今也没有任何显示他事先跟艾森豪威尔或杜勒斯讨论过演讲稿内容的证据浮出水面。但这位副总统在当时和后来的采访以及自传中都坚持表示,他那天说的每一句话跟美国政策都是一致的,在杜勒斯月9日纽约讲话以及在其他地方的发言对相关政策都有着明确的表达。政府在很早以前就宣布印度支那是冷战的一个关键战场,而他在主编协会上的发言是在重申这一立场。他的这种说法确实很有说服力。不过两者的差别在于,国务卿在月9日的发言是在巧妙地玩着文字游戏,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诠释,而副总统的演讲每字每句都毫不含糊。如果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对尼克松的遣词造句不甚满意的话,他们也没有表现出来。杜勒斯在电话中跟尼克松打趣说他的名字红遍世界各地,并跟他保证说总统并没有因为他的发言而不高兴。艾森豪威尔之后也在电话中让尼克松不要担心,说他本人也可能说出同样的话。总统拒绝公开置评此事,这让记者们不禁猜想他同意这些评论。《华尔街日报》宣称,尼克松“表达了经政府慎重考量的观点”。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尼克松的声明确实成为对美国政策制定者有用的试验气球,谁都说不准它将飘到何处去。看起来,很多在现场听到演讲的编辑被尼克松打动了,或至少他们相信演讲的潜台词。“0多年前,列宁曾立下豪言壮语,声称共产主义欲征服世界,就须先征服亚洲,”《纽约时报》发表了如此的高论。该报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世界确实遵循着列宁的教导,自年后,亚洲的很多地区不再属于西方。现在绝不能允许这样的进程继续下去,因为奠边府一役的结果关乎“自由世界的存亡,对我们和印度支那的所有人都是如此。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副总统和我们的政府正在慎重对待该问题,我们也应同样如此”。《华尔街日报》也宣布支持出兵的决定:“尼克松先生直率且极富说服力地宣布了这个决定,并因此获得无数好评,该决定的前提是相信印度支那对美国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如果不幸将要面对最终的抉择,美国只能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同时,该报极富预见性地指出,就算“穿越印度支那的道路对于美国来说极其漫长”,美国人仍然应当出兵。与大多数野心勃勃的政治人物一样,尼克松密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siteli.com/kstljj/11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卡斯特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