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卡斯特里 > 卡斯特里美景 > 正文 > 正文

越南战争从速战速决到稳扎稳打,奠边府之战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6 17:46:09

年1月14日,武元甲主持参战部队团以上军官会议,确定采用速战速决方案打奠边府。越军集结4个步兵师、1个独立团、1个工兵师,总计4.5万人,计划在1月25日发动攻击。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越军的炮兵未能按时到位,推迟了攻击时间。

1月26日,武元甲与韦国清商讨后认为必须改变战术,决定采用稳扎稳打的方式。这一决定在人类战争史上极为罕见,临战前半小时改变作战方针。法军重占奠边府后,开始筑垒并试图完善集群据点,但面临运输难题。

德卡斯特里上校精心构筑了防御阵地,以机场为核心建立防御区,配备步兵营、毫米榴弹炮营和毫米榴弹炮阵地。他还在机场北部设置了板桥高地和独立高地等屏障,以确保奠边府的防线。

同时,法军试图打通奠边府通向老挝中寮的通道,以备危机情况。然而,由于地形复杂,通道建设困难,最终法军只能依靠空中运输与外界沟通。在此期间,越军总参谋长黄文泰和中国顾问梅嘉生提出了两种方案:挖心战术和剥皮战术。

挖心战术是使用全部步兵,通过炮兵的掩护,多方向同时攻击集群据点。剥皮战术则是由外而内,渐次攻击。由于奠边府守军尚处于临时防御状态,武元甲最初批准了挖心战术,即速战速决方案。

然而,由于越军的重炮团迟迟不能到位,攻击时间一再推迟。武元甲和韦国清开始思考速战速决战术的利弊,面对战场形势和重炮部队困境,他们决定调整战术为稳扎稳打。这一决定在年1月26日正式宣布,越军调整了奠边府战役的作战方针,以大部分兵力围困奠边府,同时派遣第师攻打上寮。

越军的新战术取得了巨大成功。1月31日,先头部队在孟夸追上逃敌并歼灭之。在越军的迅猛进攻下,法军据点纷纷陷落,越军逼近琅勃拉邦。法军虽紧急空运兵力进行阻击,但越军势如破竹,占领了丰沙里省全境,切断了印度支那的9号公路。同时,越军南进,迅速占领柬埔寨东北地区。

年2月8日,越军第36团和第88团抵达距琅勃拉邦30公里的地方。法军在奠边府的困境让科尼无法增援,形势对越军极为有利。越军继续南下,进入柬埔寨东北地区,印度支那战争的战火蔓延至整个印度支那。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奠边府的命运,也标志着越南战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军的战术调整展现出了他们的灵活性和战略眼光,为后续的战争奠定了基础。

这篇文章详细叙述了年奠边府之战中越军从速战速决到稳扎稳打的战术调整过程,揭示了军事历史上罕见的临战前半小时改变作战方针的场景。文章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示了武元甲等越南军事领导层在战局变化中的决策过程,突显了他们的智慧和决断力。

首先,文章深刻展现了战争中变幻莫测的局势。越军原本计划通过速战速决迅速攻占奠边府,但由于种种原因,如重炮部队的迟迟不能到位,导致攻击时间多次推迟。这一过程生动地展现了军事行动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战场上的复杂性。

其次,文章通过对越军调整战术的过程进行详细描写,呈现了武元甲等军事领导在面临困境时的果断决策。越军的稳扎稳打战术表现出领导层对整体战局的深刻分析和战略眼光。这种战术调整不仅在奠边府之战中获得成功,也对越南后来的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越军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同时,文章对越军实施的挖心战术和剥皮战术进行了介绍,展示了军队在制定战术时的灵活性。这种对两种战术的讨论,使读者对军事战术的多样性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战争策略不再是单一而僵化的概念。

最后,文章通过对战争过程中越军的迅猛进攻和战果的描述,使得读者对越南军队的实力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越军成功占领奠边府,进一步展现了他们在战略层面上的卓越表现。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奠边府之战的战术调整过程,既生动展现了战场的变幻莫测,又展示了越军领导层的智慧和果断。通过对战术的介绍,读者对军事战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整体而言,这篇文章在历史叙述和军事分析方面均表现出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siteli.com/kstlmj/13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卡斯特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