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非必要阅读》[波兰]维斯瓦娃·辛波斯卡著推荐指数:辛波斯卡曾说过:“我是个落伍者,觉得阅读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著称,同时她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她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
这里收集的散文绝不平凡,与她最好的诗歌不相上下。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
它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02《必有人重写爱情》北岛著推荐指数:《必有人重写爱情》是著名诗人北岛的作品精选集,46篇经典诗歌与散文作品,呈现诗人、散文家、画者、摄影者北岛的创作全貌。“一诗一文”的编排特色,如同中国诗话传统之传续。从“暴风雨的记忆”到“词的流亡”到“大地之书”,三辑诗文作品完整展现诗人自童年至今的人生行旅,映照二十世纪下半叶激荡的时代风景。
“我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北岛的诗歌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精神镜像。自我与时代,他乡与故乡,历史与现实,在种种悖论与断裂中,在出发与抵达之间,北岛把词语垒进历史。北岛的散文则简净有妙趣,从艾伦?金斯堡的纽约到卡夫卡的布拉格,从阿拉法特的拉马拉到洛尔迦的西班牙,他在漂泊的世界行旅中与身份各异的诗人学者等相逢相际,所见所闻鲜活亦惊心;也忆少年往事、亲友挚交,浓烈乡愁与尖锐疼痛常不期而至。诗人之笔写作散文,恢复汉语的丰富、敏锐、新鲜。书中亦有多幅北岛的绘画与摄影作品,这是他在文字之外找寻到的另一种语言。
03《自深深处》[英]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著推荐指数:年,王尔德与昔日爱人波西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对簿公堂,被判入狱,身败名裂。在狱中,王尔德给波西写下这封文学史上的著名长信《自深深处》,历数波西给他带来的痛苦,也探讨了耶稣、爱情和文学,又似对两人的未来有所期待。
04《进入诗歌》王志军著
推荐指数:本书是诗人、评论家王志军在北大的诗歌讲稿。新诗从诞生以来,误解和偏见颇多,这部讲稿围绕诗歌的基本问题——内容、抒情、声音、语言、结构和境界六个层面展开,澄清常见的误解,提出独到的认识。在作者看来,诗歌入门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是现代诗歌观念的根基,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建立对现代诗歌乃至全部艺术最基本的审美意识。
不同于当前不少诗论的晦涩、空泛,本书尤其注重对当代优秀诗作深度细读,力图通过下学而上达的经验主义进路,更具体、生动地阐明幽微之义。对于广大诗人和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进入诗歌之门”的一部带有启发和指南性质的读本。正如作者所说,“诗不是一种简单的体裁,而是对世界理解的方式,是关于我们自己和这世界恒久又新鲜的知识”。
05《恋恋巴黎》[美国]大卫·唐尼著推荐指数:记忆,比石头沉重,比空气轻盈。
真正的巴黎根本不存在,也永不衰老。
大费周章地进入一座巴黎的历史宅邸,是否值得?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将历史与地点联系起来,那就值得一试。
仿佛被催眠一般,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傅科摆的铅锤就象征着永恒回归的巴黎,而一切都围绕它旋转。巴黎是永恒的。真正的巴黎属于头脑,这是一架在没有神灵干预的情况下,能让时间停滞的机器。
——大卫?唐尼
巴黎拥有大量隐蔽的、氛围绝佳的公园、艺术家工作室、咖啡馆、餐厅,以及一些自19世纪以来就几乎没有变化的街道,它浑身都散发出浪漫的氛围。而这里的艺术与建筑、都市风光、河流沿岸和无与伦比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其中的重要部分。
不过,这座城市的魅力也同样来自一些隐藏的源泉:它那些爱发牢骚的居民,不畏消极的怪异文化,还有它悠久丰富的历史献上诸多谜团、愉悦和挑战。造访巴黎的人很少怀疑“光之城”的辉煌、时髦和无忧无虑的气氛产生于且仍依赖于那些由造反、起义、骚乱和忧郁构成的黑暗地基——还有那些具有颠覆性的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学、艺术和音乐。
本书以独特的方式将回忆录、历史和游记结合起来,大卫?唐尼揭开了巴黎这座全球最浪漫城市的神秘面纱,也许可以说这是一次玩世不恭的探寻。
06《错乱》[萨尔瓦多]奥拉西奥·卡斯特利亚诺斯·莫亚著推荐指数:历史与现实充斥着疯狂与暴力,我们何以抵御精神错乱?
拉美后“文学爆炸”时代重量级作家,“磕了药的卡夫卡”
荒诞不经的黑色喜剧,引人深思的现实寓言。
一位毒舌作家逃亡在国外,莫名发现自己被一个教堂雇去编辑一份长达一千一百页的口述档案。这份档案记录和揭露的,是十年前军队对当地原住民骇人听闻的屠杀事件,其中包含很多受害者的泣血证词。
在编校的过程中,他不断为证词中如巴列霍诗歌一般醇厚的字句而沉醉。从受害者的自述“我的脑子缺了一块”,到亲人的哀叹“那些房子,它们在伤心,因为里面早已无人……”,再到最直击人心的“我们都知道谁是杀人犯”。他的意识逐渐被吞噬。像一只正走向祭祀场的羔羊,他因病态的妄想而陷入神志错乱,直至分不清历史与现实,不可避免地对施害者和受害者都产生了认同。
而与之相对应的,他也身处真正的危险之中。毕竟,大屠杀的刽子手们仍然统治着那个不具名的拉美国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