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利希滕斯坦
即使你不记得罗伊·利希滕斯坦(RoyLichtenstein)的名字,但你也会一眼认出他的作品。和安迪·沃霍尔一样,利希滕斯坦是美国波普艺术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艺术家。
罗伊·利希滕斯坦以一种坦率和淡然细述了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和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对他早期创作的影响。自年开始,他对“漫画”——这一美国当代视觉文化元素进行改造、重构和语境替换的不同实验;以及创作后期他对艺术史中重要作品、场景和自身创作范式、源流的抽象式、波普式再造。
罗伊·利希滕斯、安迪·沃霍尔和利奥·卡斯特里
与很多在波普艺术浪潮中成名的艺术家不同的是,罗伊·利希滕斯坦从70年代开始就从这股运动的中心纽约曼哈顿搬至了南汉普顿安静的工作室。他的创作和生活规律、平淡,近乎枯燥。与其说罗伊·利希滕斯坦的绘画是对美国消费文化的挪用、批评,不如说他是对艺术生产历史中那些被各种“刻板模式”(Cliche)所奴役的“伪沉思”和“机械性精妙”的冥思。
漫画原作,SecretHearts#88(s),
罗伊·利希滕斯研究手稿,
罗伊·利希滕斯,CryingGirl,
如果说安迪·沃霍尔的创作最终被他所揭示的消费社会图像生产方式所熔解,罗伊·利希滕斯坦则更像一个寄身于波普艺术这一所谓美国新艺术运动中的——隐秘的古典主义者(ClosetClassicist)。他始终专注于绘画本身;他感兴趣的是由艺术家所开创的笔触、原型和观念,在绘画艺术中如何反抗那些束缚着它们的“刻板模式”,又如何不可避免的成为一种新的“刻板模式”。
对于罗伊·利希滕斯坦而言,波普艺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抗,一如后者对抽象主义的反抗;漫画中那种对视觉经验进行有效控制的组织(Organization)和合成(Composition)方式,与古典艺术中对人类和自然的超人化、完美化的重复塑造有着近似的抽象手法。或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世代的艺术家都必然从当时处境重新思考那个恒久的谜题:艺术是什么?
GallantSceneII,
Abstraction-untitleddrawing,
Bathroom,
LookMickey,
KissII,
CRAK!,
CryingGirl,
BigPaintingVI,
Brushstroke,
StretcherFramewithCrossBarsIV,
Mirror#1(36"diameter),
Mirror#13(24"diameter),
CapeCodStillLife,
ArtistsStudio"LookMickey",
利希滕斯坦不断改变风格,晚年还尝试创作中国式网点山水画,追求东方绘画中闲静安宁的气息。
LandscapeinFog,
LandscapewithRock,
LandscapewithScholarsRock,
利希滕斯坦说:“我试着利用一个俗滥的主题,再重新组织它的形式,使它变得不朽。这两者的差别也许不大,但却极其重要。”
创作中的利希滕斯坦
罗伊·利希滕斯坦,~,波普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
年他出生于纽约,在读高中时,他就开始在家学习素描和油画。年(16岁)高中毕业后进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绘画,年(26岁)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攻读美术系硕士研究生学位。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海军服兵役,年(28岁)回到母校担任教师直至年(34岁)。年(37岁)他赴新泽西州立拉特格斯大学执教。
他在年轻时学习风景画,后来热衷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创作研究。60年代初罗伊·利希滕斯坦以取材自美国漫画及广告的内容用于波普艺术的创作,这令他几乎是一夜成名。70年代以印刷网点的“点式”画风更多运用在其他题材创作中。随后,罗伊·利希滕斯坦的艺术生涯平步青云,成为美国二十世纪艺坛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创造了与当时抽象表现主义相对的写实的波普艺术绘画风格,其作品被广泛收藏并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他用标志性色调和大圆点(Bendaydots)完美的传递了“美国人的生活哲学”。
虽然利希滕斯坦在20世纪60年代走在波谱运动的前列,但他也通过颠覆艺术史传统而成为了首列“后现代”(Post-modern)艺术家之一。除却众所周知的漫画以及通俗连环画,罗伊·利希滕斯坦还研究了蒙德里安(Mondrian)、毕加索(Picasso)、马蒂斯(Matisse)、莱热(Léger)、莫奈(Monet),等现代大师的作品,并创作出越来越多的受欢迎的静物、风景以及肖像画。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siteli.com/kstlqz/1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