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苏丹穆罕默德一世去世。其子穆拉德在布尔萨宣告继承苏丹之位,是为穆拉德二世。
图苏丹穆拉德二世
历史学家杜卡斯记载,穆罕默德一世在世时曾决定将两名幼子优素福和马哈茂德送去君士坦丁堡做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的人质,以此确保他的兄弟“假”穆斯塔法继续被监禁。然而最终未能达成。穆罕默德一世死后,拜占庭便释放了居内伊德和穆斯塔法。
在曼努埃尔的协助下,两人在盖利博卢登陆,并受到了该地区边境贵族的支持。其中就有埃弗雷诺斯家族和图拉罕家族。在向埃迪尔内前进的途中,他们遭遇了维齐尔巴耶济德帕夏领导的军队。然而巴耶济德被抓,并被处死。假穆斯塔法占领了埃迪尔内。奥斯曼在巴尔干的军队向穆斯塔法效忠。而假穆斯塔法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布尔萨。
在布尔萨西北,穆拉德与假穆斯塔法兵戎相见,穆拉德打败了假穆斯塔法。后者的军队纷纷逃走。年初,假穆斯塔法在逃往瓦拉几亚的路上被穆拉德的人马抓获,并被处死。假穆斯塔法死后,居内伊德则回到了安纳托利亚,其在艾登国的权位已遭篡夺。穆拉德许诺会保证居内伊德的安全。但不久便将居内伊德及其家人杀害。艾登则再次归属奥斯曼统治。击败假穆斯塔法和居内伊德,穆拉德于年6月着手围攻君士坦丁堡。
不久穆拉德的弟弟小穆斯塔法带领支持者包围了布尔萨。其中包括卡拉曼、格尔米扬和哈米德在内的安纳托利亚埃米尔国。穆拉德放弃围攻君士坦丁堡并移师安纳托利亚。穆拉德率军击败了小穆斯塔法并将其处死。其他埃米尔国也向奥斯曼屈服。这次对安纳托利亚的远征使穆拉德暂时没有了后顾之忧,使他可以重新将注意力放在巴尔干。
年,在扫平了国内的叛乱之后,穆拉德占领了瓦尔纳(年的瓦尔纳战役即在此处)。
图瓦尔纳
奥斯曼逐渐强大起来,对拜占庭和威尼斯都是一股威胁。在拜占庭,年约翰八世·帕里奥洛格斯登基,与其父曼努埃尔二世为共治皇帝。
图约翰八世
图曼努埃尔二世
年约翰八世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向西欧求援。然而当时英法百年战争尚未结束,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在进行收复失地运动,神圣罗马帝国和意大利诸邦国则内乱不断。西欧无法给与拜占庭任何帮助。拜占庭的希望落空了。
年,穆拉德迫使拜占庭将加里波利条约中割让给拜占庭的土地归还给了奥斯曼,拜占庭并再次向奥斯曼进贡。随后,苏丹穆拉德强迫阿尔巴尼亚领主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培之父)接受奥斯曼的宗主地位。并攻击了克罗地亚和罗马尼亚的领土。
对威尼斯而言,威尼斯担心自己的海外据点受到奥斯曼的攻击。自年起,萨洛尼卡就被奥斯曼围攻,次年萨洛尼卡被拜占庭割让给了威尼斯。而萨洛尼卡被威尼斯和奥斯曼视作自己的囊中之物。威尼斯向匈牙利提议,只要匈牙利进攻奥斯曼,威尼斯愿意为其提供后勤支持。
穆拉德在分析了时局之后,认为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可能会加入到反奥斯曼的阵营中,于是在年和年分别进攻了这两个国家。打消了威尼斯向这两个国家求援的企图。
威尼斯和奥斯曼的关系每况愈下。奥斯曼在巴尔干的扩张威胁到了威尼斯在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的统治。而威尼斯也多次威胁要推出奥斯曼王位的竞争者,这自然是穆拉德忍无可忍的举动。年,两国交战。奥斯曼与威尼斯的战争持续到年。奥斯曼占领萨洛尼卡。威尼斯与奥斯曼签订和约。和约中威尼斯承认奥斯曼对马其顿的控制,并向穆拉德进贡,而穆拉德则同意威尼斯对勒班陀和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占领,恢复了威尼斯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的贸易权力。
在塞尔维亚,年,大公斯特凡·拉扎列维奇去世。没有留下子女。其侄子杜拉德·布兰科维奇成为统治者。杜拉德·布兰科维奇承认西吉斯蒙德的宗主地位以希望得到匈牙利的帮助。
穆拉德则声称,巴耶济德一世与斯特凡·拉扎列维奇的妹妹奥利维拉联姻,因此塞尔维亚应属奥斯曼管辖。随后奥斯曼和匈牙利在塞尔维亚国土上常有战斗。年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夺下了多瑙河重镇内尔格莱德。奥斯曼则占领多瑙河要塞格鲁拜克。在之后奥斯曼与匈牙利签订的条约中确认了双方对已占领土地的统治。战争中塞尔维亚很多地方遭到破坏。塞尔维亚也成为匈牙利和奥斯曼两国的缓冲地带。最终杜拉德·布兰科维奇在塞尔维亚建立布兰科维奇王朝。不过慑于奥斯曼的压力,杜拉德开始向穆拉德进贡,并把女儿玛拉嫁给穆拉德。
然而穆拉德与塞尔维亚的姻亲关系对穆拉德的政治诉求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塞尔维亚也希望收复失地。
年,塞尔维亚占领了几座奥斯曼堡垒。穆拉德紧接着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攻势,杜拉德·布兰科维奇逃往匈牙利,其子则在斯梅代雷沃组织抵抗(斯梅代雷沃曾是塞尔维亚的临时首都)。
图斯梅代雷沃
穆拉德率军围攻斯梅代雷沃,并将驻守麦加的伊萨克·博格贝伊调来,围攻斯梅代雷沃附近的新布尔多要塞(新布尔多是科索沃的一座城市,属普里什蒂纳州)。该要塞是塞尔维亚最为重要的要塞之一。
年,奥斯曼两次围攻新布尔多要塞未果。次年,穆拉德调来重武器。在先围攻贝尔格莱德失败之后又转向新布尔多要塞。年4月,伊萨克·博格率军再围攻新布尔多要塞。6月13日,要塞失守。杜拉德·布兰科维奇再次逃往匈牙利。
在拜占庭,自年曼努埃尔二世死后,约翰八世成为拜占庭唯一的皇帝。
约翰八世继续到匈牙利、米兰、威尼斯等地寻求帮助。
-年费拉拉-佛罗伦萨公会议召开,以探讨天主教会和东正教的统一问题。年7月,长达三百多年的教会分裂以双方签署教会统一文件而结束
。年,约翰八世带着教会统一的消息回到君士坦丁堡。却引起了东正教和拜占庭人民的不满。尽管如此,约翰的目的达到了,教皇在后来实践了为反抗奥斯曼组织十字军的承诺。
年,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去世,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王位由其女婿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继承。
图西吉斯蒙德
图阿尔布雷希特二世
年,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在和奥斯曼人的战斗中去世。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遗腹子拉斯洛五世一出生就继承了奥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亚国王的头衔,德意志选侯选择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堂兄、奥地利公爵腓特烈三世来继承德国王位。拉斯洛的母亲伊丽莎白还想为拉斯洛保住匈牙利的王位。但是以匈雅提·亚诺什为首的匈牙利大贵族挫败了伊丽莎白的企图。
图拉斯洛五世
图腓特烈三世
年5月15日。主教为拉斯洛举行了加冕仪式。宣布其为匈牙利国王。可谁会听从一个婴儿和他后面的操纵者。于是在7月,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在教皇尤金四世的支持下也加冕为匈牙利国王。也正是这个原因,此后数年间,匈牙利一直内战不断。
图瓦迪斯瓦夫三世
在有“白衣骑士”之称的匈雅提·亚诺什协助下瓦迪斯瓦夫三世在内战中击败反对势力胜出。使瓦迪斯瓦夫三世获得了匈牙利的统治权。匈雅提·亚诺什并因功受封为特兰西瓦尼亚领主。
图匈雅提·亚诺什
图匈牙利布达佩斯英雄广场上的匈雅提像
匈牙利在塞尔维亚的杜拉德·布兰科维奇的一再要求下,出兵进抵斯梅代雷沃,匈雅提率军击败奥斯曼,伊萨克·博格被俘。穆拉德立即抽调正在瓦拉几亚前线的叶齐德贝伊前去增援。年3月18日,叶齐德率军围困了匈雅提联军中特兰西瓦尼亚主教吉亚德的先头部队。最终主教被俘,后被斩首。奥斯曼乘胜追击。25日,奥斯曼军队与匈雅提联军相遇。在战斗中奥斯曼将领叶齐德被杀,匈雅提的将军西蒙也战亡。最终奥斯曼军队战败。此役再次让欧洲各国看到了战胜奥斯曼的希望。
年夏,穆拉德围攻君士坦丁堡。然而此时奥斯曼的海军不足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穆拉德围攻数月没有任何进展。不久,穆拉德撤军,在撤回的途中又遭到匈牙利军队的伏击,损失惨重。
紧接着,欧洲各国的反击也开始了。
年1月1日,教皇尤金四世发布训令。号召各国从次日起组织一次新的十字军运动。
图教皇尤金四世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年7月22日。匈牙利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集合队伍,前往布达城。10月,抵达贝尔格莱德,与先期驻扎在此的匈雅提会合。十字军联军随后到达尼什。在尼什,十字军与一支奥斯曼军队遭遇。奥斯曼战败。
11月初,天气变冷不利作战加上军队士气低落,奥斯曼人开始撤退,从尼什到索菲亚,再回到埃迪尔内。一路上奥斯曼人也采用焦土政策,烧毁营地,设置路障。而十字军继续向前推进。他们计划攻击普罗夫迪夫,然后直抵奥斯曼首都埃迪尔内。然而十字军发现到处都是路障,补给越发困难,天气也越来越寒冷不利于行军作战。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也希望匈雅提尽快结束战斗,回到波兰。
图布达索菲亚贝尔格莱德尼什普罗夫迪夫位置
12月,匈雅提在兹拉蒂察(保加利亚中部城镇)与奥斯曼军队相遇,匈雅提在战斗初期不利的态势下扭转战局,再次击败奥斯曼。在十字军回师途中,匈雅提又挫败了奥斯曼人的追击。
年1月,十字军回到贝尔格莱德。瓦迪斯瓦夫三世则回到布达城。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欧洲各国祝贺的信件不断的送到瓦迪斯瓦夫三世的宫廷。一方面赞美瓦迪斯瓦夫三世与匈雅提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希望让十字军进行下一次远征以驱逐奥斯曼。他们相信,奥斯曼人并非不可战胜。
奥斯曼人失败的年的确让十字军有理由进行下一次军事行动以彻底击败奥斯曼。所以这次十字军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封锁达达尼尔海峡,令奥斯曼没有增援的能力。有了年胜利的鼓舞,年欧洲各国加紧了海军舰队造船的速度。年2月,拉古萨的两艘帆船加入十字军(拉古萨是年到年之间,以拉古萨(今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为中心所存在的国家)
)。
图杜布罗夫尼克位置
3月,得知瓦迪斯瓦夫三世和匈雅提在布达城招兵买马,威尼斯向匈牙利派出使者,鼓励匈牙利人的远征,并表示威尼斯将全力支持十字军的备战工作。
6月,教皇的舰队基本完成。7月,勃艮第、医院骑士团的舰队离港,准备参加远征。所有船只都准备在达达尼尔海峡会合。
局势越来越紧张,穆拉德为了分化十字军的力量并拖延时间,与数个国家展开谈判。
年4月,穆拉德与瓦迪斯瓦夫三世互致信函,双方都表达了和平的愿望。瓦迪斯瓦夫三世表示希望能交换战俘,穆拉德则表示可以归还占领的城堡,可以与基督教国家保持10年的和平。6月,在埃迪尔内,穆拉德会见了瓦迪斯瓦夫三世,杜拉德·布兰科维奇和匈雅提的使者。穆拉德称可以归还占领的塞尔维亚的领土,也会减弱对瓦拉几亚的控制。7月,在斯泽格丁,双方签订了协议。瓦迪斯瓦夫三世和穆拉德分别向《福音书》和《古兰经》起誓。按照协议的规定,使奥斯曼在巴尔干的领土大大的减少了。
不过,除了瓦迪斯瓦夫三世,无论是教皇还是匈雅提或其他人,从内心都不承认这份协议。8月,教皇特使枢机主教朱利安宣布瓦迪斯瓦夫国王不必因为背弃了约定而承担发伪誓的罪责。这份以《福音书》之名签订的协议被以圣三一、圣母、圣司提反(也译作圣斯德望,基督教会首位殉道者)和圣拉斯洛(圣拉斯洛一世,年—年在位的匈牙利阿尔帕德王朝国王)的名义宣布无效。基督教十字军继续宣布对奥斯曼开战。
在奥斯曼,在穆拉德与瓦迪斯瓦夫签订和约之后,穆拉德召唤年幼的儿子穆罕默德(即后来的穆罕默德二世)从马尼萨赶到埃迪尔内(此时穆罕默德在马尼萨做王子总督)。穆罕默德在2岁的时候和他的哥哥被送到阿马西亚,这是帝国在安纳托利亚的一个偏远省份。他的长兄在这里做王子总督。之后穆罕默德的哥哥艾哈迈德突然死在阿马西亚。穆罕默德接替兄长成为总督。他的另一个哥哥阿里则被送到马格尼西亚做总督。两年之后穆拉德让两个儿子互换位置。几年后,身在阿马西亚的阿里被扼死在床上。
这让穆拉德悲痛不已,丧子之痛加上连年征战,也许穆拉德感到累了。穆拉德选择退位,让穆罕默德继承苏丹之位。
奥斯曼苏丹的退位和年仅12岁的穆罕默德即位很自然的被欧洲各国看做奥斯曼疲软的标志。
年9月,十字军聚集在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麾下,从巴尔干东部的黑海沿岸一路向南前进。20日,十字军到达多瑙河西岸,经过休整于26日到达维丁城。一路上十字军遇到很少的抵抗,进军速度也在加快。
图维丁
10月初,十字军抵到多瑙河的黑海入海口附近。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十字军陆续占领斯维什托夫(斯维什托夫是保加利亚北部位于多瑙河右岸的小镇,是大特尔诺沃州的第三大城市),拉兹格勒(拉兹格勒,保加利亚东北部城市,拉兹格勒州首府),舒门(舒门,保加利亚东北部的城市,舒门州的首府)并围攻大型城堡诺维帕扎尔。
同时瓦迪斯瓦夫给奥斯曼写信“……你们从来不尊重基督教……现在我们带着教皇的圣谕,希望能令你们悔改……赶紧回到安纳托利亚,不要再踏上我们的土地。”
此时十字军为维持给养留在了舒门,匈雅提派部队回维丁运送补给。11月6日。十字军南下普罗夫迪夫。奥斯曼在顽强抵抗下败于十字军的优势兵力。
面对十字军的强势突进,奥斯曼大维齐尔钱达尔勒·哈利勒帕夏等奥斯曼官员请求穆拉德来执掌大局。穆罕默德也以强势的口吻写信给自己的父亲“如果您认为您是帝国的苏丹,请您回来领导您的军队,如果您认为我是苏丹,那我命令你回来领导我的军队。”最终穆拉德在他们的一再请求下,穆拉德从安纳托利亚疾驰欧洲。在达达尼尔海峡,面对十字军海军的封锁,奥斯曼军队火力齐射,在热那亚的帮助下渡过海峡急援埃迪尔内。
奥斯曼的反击开始了。
11月初,穆拉德率军从西面接近了瓦尔纳。
这时教皇的使者建议退守,保住已经获得的土地。匈雅提则认为应该迅速出击。年轻的瓦迪斯瓦夫国王渴望建功立业,采取了匈雅提的建议。十字军一共计2.4万人。右翼是弗拉德·德拉库尔(即穿刺公弗拉,吸血鬼的原型)和杜拉德·布兰科维奇率领的特兰西瓦尼亚和塞尔维亚联军,共人。
图弗拉德三世
左翼是5个匈牙利贵族军团。中军则为瓦迪斯瓦夫亲自指挥。约人波兰人和匈牙利雇佣军作为后卫,波西米亚车堡兵在后面压阵以确保右翼的安全。
奥斯曼投入兵力约5万。穆拉德坐镇中军,两翼是西帕希骑兵。在奥斯曼后方的丛林中还有名弓箭手和名骑兵。
年11月10日。瓦尔纳战役打响。
图瓦尔纳战役示意图
奥斯曼左翼的西帕希骑兵率先杀出,快速接近十字军的右翼。交战不久,十字军右翼开始溃败。十字军将后方的车堡兵投入战斗,却因地形限制无法发挥很大作用。后续投入的雇佣兵也被奥斯曼歼灭。但此时奥斯曼的左翼并未扩大战果而是开始劫掠。匈雅提和瓦迪斯瓦夫趁机率军插入右翼,并将奥斯曼人击败。之后瓦迪斯瓦夫和匈雅提回到中军,准备接下来的战斗。为了确保胜利,打击奥斯曼的士气,匈雅提亲自率领特兰西瓦尼亚士兵向前冲锋,在离开之前,匈雅提向瓦迪斯瓦夫提出在自己回来之前一定不能草率行动。瓦迪斯瓦夫表示同意。
匈雅提率军反攻,并突破了奥斯曼人的防线。奥斯曼的右翼开始溃退。身在中军的瓦迪斯瓦夫看到匈雅提席卷奥斯曼防线,认为战斗快要胜利了。或许是受到臣下的进言或是急于想建功立业取得荣誉。瓦迪斯瓦夫带领名骑士向奥斯曼方阵发起了冲锋。
瓦迪斯瓦夫强悍的冲锋一度与穆拉德的大帐近在咫尺。眼看就要完成这旷世伟业,击杀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打败奥斯曼大军。这时瓦迪斯瓦夫的战马被一名禁卫军击倒,倒在地上的国王随即被砍下了头颅。
瓦迪斯瓦夫三世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永远凝固在了画纸上
瓦迪斯瓦夫三世战死
瓦迪斯瓦夫三世战死疆场
当国王战死的消息传入十字军后,恐慌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士兵们开始撤退。匈雅提为继续抵抗而大声疾呼“我们是为信仰而战,不是为国王而战,你们要继续战斗下去,直到奥斯曼人全部被杀光。”匈雅提收拢剩下的部队,向多瑙河一线收缩。此时奥斯曼人士气高涨,一步步逼近十字军。十字军通过西岸的弗朗恩斯克山向北撤退,途径瓦拉几亚,返回西欧。
匈牙利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死后,他那还戴着头盔的头颅被奥斯曼人插在了长矛上,又在旁边的长矛上插着和约的副本,以此象征基督教徒的背信弃义。战役结束后,瓦迪斯瓦夫的头颅被浸泡在蜂蜜中,送到了奥斯曼旧都布尔萨,在洗净后又被插在长矛上游街。
大胜十字军后,穆拉德并没有前往埃迪尔内,而是回到布尔萨。
在布尔萨,奥斯曼军队举行了隆重的凯旋仪式,穆拉德受到军民热烈的欢迎。通过瓦尔纳战役,奥斯曼对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的统治越加稳定。
在-年最初统治奥斯曼的时间里,穆罕默德二世极力摆脱父亲以及大维齐尔钱达尔勒·哈利勒的影响。钱达尔勒家族世代为官,从穆拉德一世开始几乎无间断的担任大维齐尔。钱达尔勒·哈利勒在15世纪30年代中期接替了他的父亲钱达尔勒·易卜拉欣帕夏成为大维齐尔。但此时穆罕默德的实际权力是有限的。钱达尔勒·哈利勒也试图限制穆罕默德的权力。穆罕默德对进攻君士坦丁堡的计划遭到了大维齐尔钱达尔勒·哈利勒的反对。穆罕默德将奥斯曼的银币贬值,这样就能铸造更多的银币,以支撑不断增加的防卫和管理领土所需的费用。对银币贬值最不满的是禁卫军。年,埃迪尔内军队哗变。钱达尔勒·哈利勒得以借此再次请回穆拉德。穆拉德再次任奥斯曼苏丹。而穆罕默德和钱达尔勒·哈利勒的矛盾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穆罕默德则回到马尼萨,直到年穆拉德去世后再次继承苏丹。
穆拉德再次出任苏丹之后,将注意力转移到摩里亚半岛。年,穆拉德进攻摩里亚,和将领图拉罕一起攻破并摧毁了之前君士坦丁十一世重建的“六英里长城”,即科林斯地峡长城。此时摩里亚的君士坦丁十一世迫于奥斯曼的压力向奥斯曼称臣,纳贡。
图君士坦丁十一世
在匈牙利,瓦尔纳战役结束之后,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殒命沙场。匈牙利王位继承人只剩下拉斯洛五世,匈牙利贵族只好承认小皇帝的继承权,却遭到奥地利的拒绝。匈牙利贵族推举匈雅提为摄政王。匈雅提开始招兵买马,以备再战。经过几年的秣兵励马,匈雅提集结了一支相当可观的军队。
同时在奥斯曼新征服的阿尔巴尼亚土地上,奥斯曼的统治并不稳固,阿尔巴尼亚人的抵抗时有发生。匈雅提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如果此时发动对奥斯曼的战争,很有可能会动摇奥斯曼在巴尔干的统治。于是在年9月,匈雅提率军渡过多瑙河,驻扎在塞尔维亚的科温,等待与瓦拉几亚,波兰以及阿尔巴尼亚的军队会师。
图科温
此时在埃迪尔内的穆拉德接到来自索菲亚的线报,称匈雅提组建了一支军队已陈兵塞尔维亚。穆拉德立刻开始动员军队。穆拉德的儿子穆罕默德也已准备好带领一支部队作战。
此时奥斯曼的附庸塞尔维亚的杜拉德·布兰科维奇并不想卷入战争中,斯坎德培于是率军北上攻打塞尔维亚以给杜拉德施压。同时匈雅提遣使对杜拉德说,我这次带领军队作战,而且还有别的军队在路上,贵国的加入则是取得胜利的唯一关键。尽管这样的说辞给足了杜拉德的面子,但杜拉德始终对战争不抱太大的希望。一方面是奥斯曼的支持他才得以继续执掌塞尔维亚,另一方面杜拉德对奥斯曼强大的军事实力早已心知肚明,不想与奥斯曼正面冲突。更重要的是塞尔维亚夹在匈牙利和奥斯曼之间,不管谁胜了,都不会带给塞尔维亚想要的和平与繁荣。此时的示好,不过是利用塞尔维亚罢了。因此,杜拉德并没有派遣军队作战。
年10月17日。匈雅提的军队与奥斯曼大军在科索沃相遇,两军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安营扎寨。10月18日夜,匈雅提军队偷袭奥斯曼军营,直抵苏丹大帐。不久被赶了回去。这次行动并没有对时局产生大的影响。
19日,两军对阵。匈雅提率先发动攻击,进攻奥斯曼侧翼。不久便被奥斯曼军队挡了回去。随后匈雅提命令中军向穆拉德所在的中军发动攻击。匈雅提来势汹汹,奥斯曼浴血抵抗,把匈雅提军队挡在了苏丹大营不远的地方。最终奥斯曼战胜了匈雅提联军,后者见大势已去,匈雅提也开始撤离战场。傍晚,匈雅提联军见奥斯曼没有追上来,开始安营扎寨。到了夜晚,奥斯曼大军出现并对联军大营开始炮击。20日。穆拉德亲自率军出击。彻底击败了匈雅提联军。
战役结束之后,匈雅提被杜拉德所俘。匈牙利在支付了大量赎金之后,匈雅提得以返回匈牙利。并归还了此前占领的塞尔维亚领土。回到匈牙利之后,匈雅提仍在准备对抗奥斯曼。不过在战后的很长时间里,匈牙利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以对抗奥斯曼。
虽然瓦尔纳战役和第二次科索沃波尔耶战役使奥斯曼对巴尔干的控制得以更加稳固,但阿尔巴尼亚的抵抗却让奥斯曼吃了不少苦头。
特别说明:1、奥斯曼与阿尔巴尼亚的冲突与十字军和奥斯曼的战争在一些时间上是平行的,为了不至于在内容上引起混乱,所以单独讲述奥斯曼与阿尔巴尼亚战争。
2、奥斯曼与阿尔巴尼亚的战争从15世纪20年代一直持续到年穆罕默德占领阿尔巴尼亚的克鲁亚要塞。跨越了穆拉德二世和穆罕默德二世两位苏丹,本次先讲穆拉德二世在位时的情势,穆罕默德二世与阿尔巴尼亚的战争则在下次讲述。
提到这个时期反抗奥斯曼的抵抗力量,斯坎德培和他的阿尔巴尼亚是一支不能忽视的力量。
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领主乔治·卡斯特里奥蒂之子。年作为人质被送往奥斯曼宫廷并在奥斯曼接受教育。斯坎德培升迁很快。甚至得到了领地的封赏。
图斯坎德培
图斯坎德培雕像
斯坎德培的父亲在年到年间两次反抗奥斯曼的统治,但都被打败,丧失了大片土地。年,趁奥斯曼与十字军的尼什战役,斯坎德培带领士兵背离了奥斯曼并用一封假的穆拉德书信骗开了要塞克鲁亚的城门。
图克鲁亚
年3月2日,在莱什举行的阿尔巴尼亚全体封建主大会上,成立了反抗奥斯曼帝国并以斯坎德培为首的阿尔巴尼亚联盟。斯坎德培把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的领主团结了起来。
图莱什
年6月,穆拉德派将领阿里帕夏率三万军队进攻阿尔巴尼亚。斯坎德培行军至托尔维尔以抵挡奥斯曼。斯坎德培利用地形优势使奥斯曼大军无法充分展开作战,并埋伏伏兵。是役,奥斯曼大败。斯坎德培则回到克鲁亚。
从年至年,穆拉德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匈雅提及其领导的匈牙利上,但仍然在此期间派了三支军队前往阿尔巴尼亚,不过由于规模较小全都以失败告终。年春,苏丹穆拉德率5万大军亲征斯坎德培。尽管斯坎德培采用焦土政策加游击战术,奥斯曼人依旧推进至斯维蒂格勒。斯坎德培袭击了奥斯曼人的营地,但无法对抗有压倒性优势的奥斯曼军队。7月,奥斯曼占领斯维蒂格勒。不久,迫于匈雅提及其联军的压力(即上面提到的第二次科索沃波尔耶战役)穆拉德离开阿尔巴尼亚。
10月,在第二次科索沃波尔耶战役中穆拉德再次击败匈雅提。同时也把注意力又转移到阿尔巴尼亚。年,奥斯曼再次进军阿尔巴尼亚。占领培拉特要塞。
图培拉特
年,穆拉德率军围攻克鲁亚。克鲁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5月到11月,奥斯曼人不断轰击城堡,攻城,但都失败了。此时冬天将至,不利于作战。意识到数量优势并不足以获胜时,穆拉德撤军返回了埃迪尔内。次年,穆拉德因中风死于埃迪尔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