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
//今日更新
本文选自《走出非洲》(译文经典)
作者:[丹麦]伊萨克·迪内森
译者:刘国枝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08
本文字阅读约1分钟
奥斯卡同名经典影片原著小说,一曲关于非洲生灵的旷世绝唱。本书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作品之一,被誉为“描写非洲最好的书之一”,高超独特的叙事艺术令海明威、厄普代克等一代大作家击节叹赏,作者伊萨克·迪内森也由此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原著及同名奥斯卡奖影片影响深远(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5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著名译者刘国枝具有语文教科书般规范的精良译本。伊萨克·迪内森(—),本名凯伦·布里克森,丹麦著名女作家,婚后随有着贵族头衔的丈夫去往当时的英属肯尼亚开办咖啡种植农场,后经营失败,于年回国,开始写作。一度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作品以至年间,作者在肯尼亚恩贡山麓——这片毫不肥沃,也绝不富饶,却仿佛是为大自然所净化的辽阔大地——经营咖啡农场这段经历为背景,匠心独运地将众多的人、景、物融于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文学性的观察与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同时真实再现了欧洲移民在非洲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生活面貌。
尊严
我们的农庄毗邻野生动物保护区,界外有大型动物出没,因而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特点,我们仿佛与一位伟大的国王比邻而居。周围有令我们深感自豪之物,你可以感觉到它们近在咫尺。
野蛮人珍视自己的尊严,却讨厌或怀疑他人的尊严。我要做一个文明人,珍视我的敌人、仆人和爱人的尊严。我的陋宅将充满谦卑,成为荒野中的一处文明之所。
尊严是相信上帝在创造我们之初所怀的期许。有尊严的人能意识到这种期许,并尽力付诸实现。他不是为了个人的幸福或安逸而奋斗,因为这可能与上帝对他的期许无关。他的成功是将上帝的期许成功地贯彻下去,他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命运。正如好公民是在为社会尽职尽责中找到快乐一样,有尊严的人是在履行自己的使命中找到快乐。
没有尊严的人对上帝在创造他们之初的期许一无所知,有时甚至让你感到怀疑:也许上帝对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期许,抑或这种期许已经失落,谁能重新找到它?他们不得不全盘接受他人的成功准则,并将他人的快乐——乃至自我——日复一日地照搬进自己的生活中。他们在命运面前颤抖,也就理所当然。
视上帝的尊严为至高无上,视邻人的尊严如己之尊严。珍视狮子的尊严,不要将它们关进动物园。珍视你的爱犬的尊严,不要让它们膘肥肉满。珍爱你的同仁的尊严,不要让他们自怨自怜。
珍视被征服民族的尊严,让他们尊敬他们的父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