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卡斯特里 > 卡斯特里美景 > 正文 > 正文

车前子艺术本来就是偏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7/8/25 15:32:50
原题:《江流石不转》

杜甫真是成精了。不是精怪的精,是洗涤精的精。也就是说杜甫的诗歌是一些浓缩物。他用他的情感提炼了书面语——口头语/文言文——语体文,显得紧轧、紧凑。李白的情感是被书面语——口头语/文言文——语体文(尤其是被语体文)稀释的,故灵动、灵逸。

杜甫的《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遗恨失吞吴”这一句,很能捉摸出杜甫的功夫。我正听着管平湖先生的琴,觉得这一句也可以说出管平湖先生的琴风。尽管有点拗口。

好的琴家都是心胸开阔的人,琴曲只是他心胸中流出的一段情绪,他是山,琴曲仅仅是山中的响泉,或许奔腾,或许跌宕,或许淋漓,或许冲动,但山却是静的。古琴的美学是静,无论奔腾无论跌宕无论淋漓无论冲动,都是被笼络在静的风味之中。这样一说,说到了那一句:“江流石不转”。

江不流,为大旱荒年;石转了,也很可怕:塌方。

以我所听到的所谓虞山派的演奏,大抵是江不流;以我所听到的所谓川派的演奏,大抵是石转了。当然我这样说,只能说明我听琴甚少,听的时候,环境还十分恶劣。如今是一个石转江不流的时代,古,就意味着灭亡,灭亡反而成为“江流石不转”这样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隋唐之际的著名琴家赵耶利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赵耶利的话,实在是一种评价,其中有高下之分,只是前辈蕴藉,要我们琢磨。

“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方是大境界。

琴派林林总总,不外乎清婉躁急,不外乎对清婉躁急的增增减减修修补补。也有集大成的,或者说综合的,管平湖先生就是一个。

其实我是挺讨厌在艺术中所谓集大成或者说综合的,艺术本来就是偏的——源自于人性深处的偏见。但我真喜欢管平湖先生的琴声,喜欢极了。难道说古琴不是艺术?

古琴真不是艺术,它是文化。只有文化才能集大成或者综合而让人兴致勃勃。

由古琴作出推想,中国的书法、绘画,也都不是艺术,它们是文化。所以年纪轻轻的,注定玩弄不好。火气太大,被埋的时间太少。

文化是中老年的享受,艺术是青少年的冲动。

艺术简介

车前子原名顾盼,男,年月生于苏州;年起至今借住北京;出版有诗集与散文随笔集《散装烧酒》《像界河之水》《明月前身》《手艺的黄昏》《偏看见》《不寒窗集》等三十种;并多次在海外和国内举办过个人书画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呈现!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坑
长春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siteli.com/kstlmj/4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卡斯特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